理论学习

当前位置: 首页 / 理论学习 / 正文

【江西日报】人才培养 特色为魂——开辟新时代高水平职教师资培养新路径

发布日期:2018-11-08 浏览量:

http://epaper.jxnews.com.cn/jxrb/html/2018-11/06/node_193.htm 


  以深化改革为抓手,提升质量强教学

    学校将提高本科教学质量作为办学生命线常抓不懈,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理念,着力构建“综合素质、专业能力、职业方向三位一体分流培养”人才培养模式,为全面推进具有鲜明职教特色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建设夯实基础。

    坚持“三个对接”。坚持人才培养对接社会需求。建立“全员参与、分级递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培养路径。以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学科竞赛为抓手,改革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形成“全员参与、分级递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培育机制。

    坚持专业建设对接产业发展。建立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培养路径,构建完善与产业高度契合的主体专业链,实现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规格与产业发展的有效对接,如旅游管理专业“金牌讲解班”被原国家旅游局局长称赞“金牌讲解班办得好,有示范引领意义,可以在全国推广”。坚持课程教学对接能力培养,建立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培养路径,构建“创新创业概论-专业创新创业专题讲座-创新创业能力培训-创新创业实践”四层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2017 年“蚊所未吻-青蒿驱蚊产品”创业团队在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为江西省摘得唯一金奖。

    坚持“三个促进”。以师资建设促进学生发展,构建了“阶段式”教师激励机制和“多元化”学生成长激励机制,以教师的职业能力提升和专业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教学管理促进质量提升,构建以“学生发展为导向、全过程多方位监控、多渠道持续改进”的闭合式质量保障体系,有效保障本科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以文化建设促进素质培养,坚持以“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等学校核心价值理念为引领,完善文化育人模式,引导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提升师生思想道德素质。

  以特色发展为引领,优化结构带教学

    学校积极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主动服务江西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要求,加快传统优势学科专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学科专业建设,促进学科专业结构优化调整。

    立足职教需求,以学科建设带动特色专业提升。学校以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发展、地方文化资源的整合与开发、化学生物学与医药化学三大优势学科群为支撑与引领,积极发展与地方经济社会密切相关的应用类专业,提高学校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和培养职教师资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立足区域需求,以专业整合提高人才社会适应度。学校坚持以支撑现代职教体系建设、服务江西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对接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型光电、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物流、电子商务、旅游、商贸、文化等服务行业,形成“扶优扶需扶特扶新、优化专业结构,强化专业优势特

色,重点投入重点建设”的专业建设格局。

    立足人才需求,以建立预警退出机制优化专业结构。学校坚持“服务需求、对接产业”原则,形成“招生、培养、就业联动”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现设有68 个本科专业,当前招生的63 个本科专业中,含21 个职教师资培养专业、13个普教师资培养专业和29 个其他应用型人才培养专业,其中教师教育类专业占专业总数的53.96%,体现学校保持教师教育优势、坚持职教师资培养特色的办学定位。

    学校本科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得到广泛认同: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在全省高校中初步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服务职教竞争优势。学校将始终坚持职教师资培养的改革与探索,进一步以“双一流”建设对地方高校发展带来的影响和机遇为创新动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培养和造就“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教师”,是新时代师范大学的神圣使命,也是新时代教师教育培养工作“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的本质要求。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和本科教学基础地位,凝练形成具有学校传统与特色的本科教学工作体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职教师资、普教师资和其他高级应用型人才,奋力开辟新时代高水平职教师资培养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