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至28日,由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生物基纤维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和我校联合主办,周口师范学院承办的2025年全国生物技术与材料产学研合作研讨会在河南郑州举行。我校药物分子设计与评价江西省重点实验室、药学院6名教师受邀作学术报告、4名研究生进行壁报展示,充分展现了我校在生物医药材料领域的科研活力与人才培养成果。

会议以“跨界融合·绿色新质”为主题,设主会场及多个专题分论坛,聚焦前沿生物技术、海洋生物材料、纳米生物材料、生物传感与临床转化等热点方向,吸引了来自全国百余所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的专家学者参会交流。
会上,我校药学院潘青山副教授以“功能修饰纳米酶构建及用于抗感染治疗与传感成像”为题,介绍了功能化纳米酶在抗菌与多模态成像中的协同应用;聂存鹏博士以“级联纳米酶复合水凝胶治疗糖尿病创面和银屑病的研究”为题,介绍了仿生催化水凝胶在慢性伤口修复中的优异性能;张瑾征博士以“微环境和过氧亚硝酸盐响应的有机荧光探针设计合成及疾病监测应用”为题,提出可实时监测氧化应激的新型荧光探针;向东流博士以“磁力驱动的通用微流控芯片及自动化装置用于不同类型生物分子的检测”为题,展示智能化生物检测新平台;孙毅博士以“金属离子-多酚自组装纳米材料的构建及抗结肠炎治疗的研究”为题,揭示该材料调控肠道免疫的抗炎机制;罗浩博士以“金属离子-核酸药物自组装纳米材料用于伤口感染治疗的研究”为题,探讨纳米载体在抗感染与组织再生中的协同策略。药学院硕士研究生李世哲、曾庆瑞、田露露、侯欣佳通过壁报展示,分享了我校在新型生物材料开发与疾病诊疗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展现了我校研究生良好的科研素养与创新能力。
会议期间,我校团队还与多所高水平高校、科研机构及生物医药企业开展深入交流,围绕技术瓶颈、成果转化与产学研协同机制进行探讨,为后续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