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下午,中共党史党建学学科教学团队在红角洲校区图书馆第三会议室召开集体备课会,就首届中共党史党建研究生培养方案落地与课程质量提升开展集体学习和研讨。校党委副书记、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院长刘国云教授出席指导备课会。党委宣传部、马克思主义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出席,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梁小军主持。该学科全体教师参会。

据悉,到目前为止,我校中共党史党建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是全国第一批、江西省唯一的一个。学校党委行政高度重视该学科的建设。

刘国云以“党的三个历史决议比较研究”为题作了中心发言,他采用比较研究的视角,阐析了为什么要学三个历史决议、三个历史决议的主要内容以及它们相同点与不同点。他指出,三个历史决议是中共党史党建学科重要的经典著作,学好用好党的三个历史决议对于中共党史党建学学科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刘国云强调,我校中共党史党建学即将迎来首届新生,学科建设和人才培育到了关键期。首届学生培养质量是学科立口碑、树品牌的“第一块基石”,需抓好四个关键环节。一是坚持高质量人才培养目标导向,兼顾社会适应性与学术专业性。课程设计要紧密结合社会发展需求,注重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工作岗位的能力;要强化学术素养培育,尽早开设学术论文写作课程与档案馆实践教学等,提升学生学术专业能力。二是推动教材建设,促进党史与党建深度融合。要在教材编写和课程体系中体现学科交叉融合,突出经典文献导读、重要文件解读和经典著作研读,注重培养学生过硬的专业写作能力。三是创新教学方法,强化实践环节与阅读积累。要推广实习实践等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尽早接触实际工作;教师要精心指定课程书目,指导学生课前课后深入阅读,不断扩大阅读量,夯实理论功底。推广互动教学、翻转课堂等教学方法。四是优化人财物资源配置,发挥团队协作优势。要合理组建教学团队,保证培养质量;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专业特长,形成研究合力。每一位老师至少要有一个课题在研。
备课会上,所有承担该学科教学任务的教师,就备课进展情况逐个进行了汇报,并针对备课的相关问题进行了交流讨论。
与会教师纷纷表示,通过此次集体备课进一步明确了教学目标、交流了教学科研方法,对该学科首届学生的培养工作充满信心,将全力打造中共党史党建学学科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