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宣传动态 / 正文

袁雄为大学生讲思政课

发布日期:2025-06-05 浏览量:

6月4日上午,校党委副书记、校长袁雄教授为教育学院、经济管理与法学院百余名师范专业学生讲授题为“全面把握教育三大属性、勇担新时代师范生使命”的思政课。

袁雄围绕“老师是什么?”“为什么要当老师?”“当什么样的老师?”“怎样当好老师?”与学生展开了亲切的交流。

首问“老师是什么?”引发学生对这一熟悉又陌生的称谓与职业的热议。袁雄从“夫子”“西席”“太傅”“师傅”“春蚕”“园丁”“先生”等古今称谓的变化,阐述了教师称谓演变所体现的文化底蕴和教书育人使命的传承。

针对“为什么要当老师?”袁雄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自己选择师范专业的原因。他引用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的名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引导学生对教师职业价值的认同与自信。

就“当什么样的老师?”在听取多位学生发表的观点后,袁雄提出五点建议:一要做有高度的老师;二要做有温度的老师;三要做有宽度的老师;四要做有深度的老师;五要做有亮点的老师。

至于“怎样当好老师?”袁雄强调作为新时代大学生,要在教育强国的时代背景下,深刻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拓宽知识领域、关注教育前沿,做到有情怀、有抱负,自觉弘扬和践行新时代教育家精神,自觉校准新时代师范生的人生航向,为人师表,乐教报国。

课堂结尾,袁雄以“情怀是一个大词,是一种对美好的深沉追求,是发乎内心又极目远方的,是藏于心底又跃然纸上、溢于言表的。是理想主义的,英雄主义的,也是现实主义的,还是浪漫主义的,是精神的境界和责任的担当”这段话来勉励在座学生树理想、爱教育、亲学生、勇创新、增学识、强本领,争当“四有”好老师。